图①:龙斌在对比设计图纸。 汤 叶摄(人民视觉) 图②:杨山巍调整工装优化尺寸。 本报记者 沈文敏摄 图③:张亮指导学员学习全自动焊接。 赵 伟摄(人民视觉)
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至关重要。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加入新时代技能人才队伍。
本版推出3位青年大国工匠的故事。他们勤学苦练、深入钻研,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编 者
龙斌:
“把敢想敢干和踏实肯干结合起来”
在湖南长沙县的中国铁建重工集团的生产车间内,一台台有四五层楼高的盾构机正在加紧组装。不久之后,这些装备即将发往世界各地,在地铁、隧道、涵洞等建设工地大显身手。
看上去只是尺寸不同的盾构机,在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掘进机研发工程师龙斌眼里,却每一台都不一样。大到设计用途、驱动方式,小到滚刀和刮刀的材质、尺寸、布局和数量,都是精心计算和试验过的。
2009年夏天,从西南交通大学毕业的龙斌来到陌生的长沙。同样陌生的还有他即将从事的行业——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主要有盾构机和硬岩掘进机两大类。当时,盾构机这样的重型装备,主要由德国、美国和日本厂商垄断。“一台机器要几亿元的天价,连基本操作都要外国公司派人来。”对于盾构机,龙斌有所了解,但对具体的技术细节可以说是知之甚少。“懂原理却不懂制造和工艺,肯定走不远。”听了师傅梁兴生的话,龙斌下定决心从最基础的开始学习。送物料、拧螺栓、补油漆……在这些基础而琐碎的工作中,龙斌熟悉了制造业企业的全流程。
随着铁建重工第一台盾构机问世,团队彻底捅破了技术上的那层“窗户纸”,从此以后,盾构机的研发走上快车道。作为年轻的“老盾构机人”,龙斌也快速成长为技术骨干。2012年,国家“863计划”对国产首台大直径敞开式岩石隧道掘进机(TBM)自主研制正式立项。刚毕业3年的龙斌,就成为该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国家发展,行业繁荣。龙斌还记得2009年的统计数据,国外某盾构机龙头企业多年来在全世界累计制造销售180台盾构机;然而到2022年,仅仅铁建重工一家生产的国产掘进机就已经累计在世界范围内销售1000多台。
“中国盾构机应该走什么路线?”随着国产盾构机行业逐步实现从追赶到超越,这个问题摆在龙斌面前。龙斌主要负责的是总体设计,发展路线问题是关键。
2012年,国产首台岩石隧道掘进机正式立项。项目现场有什么特点,关键部件还缺什么,制造难点在哪里……一版版设计图纸越摞越厚,一本本问题清单越改越薄。2014年12月,国产首台岩石隧道掘进机在铁建重工长沙生产基地成功下线。“这标志着我们啃下了硬岩掘进机这块硬骨头。”龙斌说。
如果说这是追赶,那么领跑也随之而来。继国产首台岩石隧道掘进机之后,龙斌又创下一项第一。只不过这次第一,前缀从“我国”,变成了“世界”。
几年前,西部地区的一个引水隧洞项目,让龙斌和团队遇到了一个世界公认的难题:隧洞内既有硬岩,又有蚀变破碎围岩。“硬岩掘进速度快,机器需要的扭矩小;蚀变破碎围岩的部分掘进速度慢,但需要的扭矩大。”龙斌说,如果按照常规动力布置,从硬岩过渡到软土时,机器很容易被“卡死”,轻则耽误工期,重则项目要直接改线。
“能否采用混合动力,设计液压马达和电机双驱动系统?”当脑袋里出现这个概念时,龙斌自己也犹豫了,因为“混动掘进机”此前国内外都还没有先例。龙斌带着大家蹲守在车间一遍遍测试,经过100多个日夜的调试,他们获得了上百组试验数据,最终找出了液压和电机完美匹配的最优输出曲线,解决了世界公认的隧道装备难题。
“把敢想敢干和踏实肯干结合起来,每天都能有所精进。”龙斌说,近年来,研发团队设计了首次出口欧洲的土压平衡盾构机“加丽娜号”和最大直径盾构机“胜利号”。这些施工利器成功穿越冻土层,在零下30摄氏度极寒环境中实现日进尺35米。同时,龙斌在掘进机智能化和应用拓展方面,继续寻找着新赛道,不断刷新着中国高端隧道装备的新高度。
张亮:
“突破不只是靠提升技能纯熟度,还要技术创新”
“起弧的时候,要注意控制焊丝伸出的长短,以免烧损导电嘴。”张亮一边调试参数、校正焊丝位置,一边向身旁的焊接工人讲解注意事项。细小的焊丝探入焊道,张亮按动了手柄上的按钮。
弧光点燃,焊花绽放!此时,张亮已举起焊帽,透过上面的黑玻璃观察焊接情况,不一会儿,全自动焊接顺利完成。
今年35岁的张亮,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辽河油田分公司施工作业管理中心的一名电焊工,也是第二十六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对他而言,一朵朵焊花,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
2009年,22岁的张亮从辽河石油职业技术学院焊接自动化专业毕业后,成为辽河油田原总机械厂锅炉制造厂的一名电焊工——这是行业公认“最不露脸”的工作,但他潜心苦练技能,成为车间第三个能焊接梅花桩的焊工,焊口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
3年后,张亮获得辽河油田焊接比赛第一名,还摘得了中国石油电焊工职业技能